《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五季第三期
建城、种稻、治水、雕刻玉器……良渚人是认真的!
2025-08-0311:02 | 来源:人民网
222


百度 我觉得我们中国,之所以希望世界贸易组织更加强大,是因为我们希望在国与国的纠纷产生的时候,至少有一个共同认可的规则来判定到底谁是谁非,所以在这样一个问题上的话,我就觉得这个,对于这个反倾销的问题,贸易摩擦的问题,甚至贸易战的问题,我觉得大家都不要过分地炒作,实际上我们中国每年出口2万亿美元,我们遭受到反倾销的产品,不过占我们整个出口的1%不到,即便是1%的反倾销,我们全部失败,我们也就是损失1%的外贸出口,况且我们不是全部失败,我们起码有一半以上的官司可以打胜,所以这些问题上,很多是不太懂国际贸易,特别是不懂WTO规则的人,包括一些媒体的人他们搞出来的一些。
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巍然矗立的宫殿区、出土大量精美文物的分等级墓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以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区域性早期国家的繁荣,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月20日14时,由国家文物局、人民网联合出品的《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五季第三期正式推出。本期节目邀请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研究员,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项目考古领队王宁远,与我们分享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成果。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这一时期已经有了发达的稻作农业,距良渚古城东面20余公里的茅山遗址还发现了总面积5.5万平方米的古稻田;良渚先民制玉技艺高超,设计出一套用以标识身份和等级的玉礼器系统,创造出灿烂夺目的玉文化;他们不但营建了宏伟的古城,还修筑了庞大的外围水利系统,这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水利系统和世界上最早的拦洪大坝工程……良渚遗址,在广袤的稻畴屋瓦之间,书写着历史与文化的诗篇。
(责编:罗知之、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